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在线答疑

  •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是从若瑟夫这样一个少年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答:

    若瑟夫全程见证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态度的变化,而小说的主旨是通过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展现的,以若瑟夫视角叙述故事,有助于故事的完整性及主旨的呈现。而且“我”是一个良知尚存、顾念亲情的少年,通过对“我”心理活动、言行举止的叙述,与菲利普夫妇形成对比,便于揭露丑恶的现实。同时,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使故事代入感更强。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1-07-26

    提问者

    hnyc王先杰

    等级:童生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的写作特色

    解答:

    1.运用褒贬词语富有感情。文章褒贬分明,在写国民党反动派时用了“最卑劣最无耻”“毒手”“偷偷摸摸”等贬义词,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怒、憎恨之情。写进步力量时用了“光荣”“光明”等褒义词,表达了对进步力量的赞美之情,有力地表达了感情。2.在句式上多用感叹句,设问句和反问句。运用设问句和反问句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更好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6-19

    提问者

    莉莉

    等级:童生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上册第4课         作者为什么要提出“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第一部分第3段)这样的疑问?


    解答:

    这是文中用来引出袁隆平进行水稻研究背景的一个设问性语句。这句话引出了下一段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的背景。概括而言之,中国出现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成了历史赋予这位有担当的知识分子的使命;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灾荒给袁隆平留下了尤其刻骨铭心的印象,使他产生了不畏艰难勇攀科学高峰的志向。另外,这句话还起到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6-10

    提问者

    沐沐

    等级:童生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课《鱼我所欲也》的写作特色

    解答:

    1.善用比喻和对比,论辩能力强。全文主要运用比喻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进行说理,增强了说理的力度。如:孟子首先以鱼与熊掌比喻“生”与“义”这一对概念。鱼是美味,但几乎人人能得而食之;熊掌也是美味,但远甚于鱼,且不易得。孟子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形象地区别出“生”与“义”价值的高低。由此,孟子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也就不难被人接受了。第1段用正反对比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从反面假设推理,又用正面事实说明人能不贪生,不避患。论证严密,层层深入。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5-22

    提问者

    浩浩

    等级:童生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上册第3课         百合花象征手法所起的作用

    解答:

    “百合花”在小说出现过两次,贯穿于“借被”、“献被”的行文脉络,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更深化人物的形象,直接表明新媳妇美好的心灵;而同时“献被”这一情节,对新媳妇棉被上的百合花进行特写,也暗示着通讯员的高尚人格。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5-09

    提问者

    晓晔

    等级:童生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出师表》的写作特色

    解答:

    1.议论、记叙、抒情水乳交融。文中对后主所提的建议是议论,但是又兼叙了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在议论和记叙当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挚感情。2.语言率直、质朴、恳切、精炼。全文言辞恳切,“报先帝而忠陛下”之情贯穿全篇。作者处处为刘禅着想,殷切希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去雕琢,除粉饰,重真情,写实感,处处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口吻。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4-23

    提问者

    晓雪

    等级:童生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上册第2课  《红烛》一诗的中心主旨

    解答:

    《红烛》一诗,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的相似点在于二者有相同的颜色,即红烛与诗人的心均为红色,本质上都是具有奉献精神。

       将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其深刻含义在于: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借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和痛苦以及渴望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诗人火热的爱国之情,凸显诗人勇于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4-13

    提问者

    小林

    等级:童生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文章的写作特色

    解答:

    本文构思新颖独特。作者借助感性的形象和感性的手段,把“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表达出深刻而撼动人心的思想:“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语言朴实,意蕴深厚。作者朴实无华,充满哲理的语言,激发了我们情感和思绪的奔涌,展示了宁静致远的境界:“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善,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字里行间都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如大地、海洋和天空般广阔的心胸,感受到作者对美好人性和健康人格的期盼。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3-12

    提问者

    雪儿

    等级:童生

  •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带动的社会深度信息化变革,未来会有更多的领域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


    该句子中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带动的社会深度信息化变革在句中的成分是什么?

    解答:
    1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1-22

    提问者

    鹿橘101252634

    等级:童生

  •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相关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解答: 范进中举,从一个人的命运看,是于他有利,改变了他的命运,但是透过范进看当时的读书人,悲剧普遍存在,如果不能中举或中举后变成疯子、傻子,就是一场真正的悲剧,表面看来是喜剧,本质看来是悲剧,从个人来看,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们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5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19-12-17

    提问者

    小龙

    等级:童生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这篇文章多次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解答: 主要表现了三种“乐”: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而喧哗”,太守“颓然乎期间”; 三是“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志趣。
    3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19-11-14

    提问者

    龙猫

    等级:童生

护眼模式

在线咨询

需要打开QQ

电话咨询

免费咨询电话

18100178233

意见反馈

扫码添加答疑

我有问题需要解决 快速提问